大寒保暖滋阴润燥-南京环境检测【南京环境网】
1月20日是大寒,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,有"大寒凛凛在年关"之说。大寒时地表气温降至最低点,河内冰层也达到最厚,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。大寒过后就该立春了,人们已逐渐从"冬三月"中慢慢转向春忙。在饮食上也应逐渐从膏粱厚味向清淡上转变。尽管如此,大寒时节保暖防寒为首务,在饮食等方面也以滋阴润燥为主,并要为立春做些准备了。南京空气检测/南京室内空气检测/南京环境检测/南京室内环境检测/南京三废检测/南京废水检测/南京废气检测/南京作业场所检测/【南京环境网】:http://www.025hjw.com/index.asp(电话:025-83733090),并提供:溧水空气检测.溧水环境检测.高淳空气检测.高淳环境检测.
大寒进补,饮食渐趋清淡
俗话说"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"。冬天,人们已经习惯吃大鱼大肉,到了春天时再吃清淡的食物,也就是人们所说的"咬春"。其实这种饮食习惯是不正确的。
我们都知道,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,饮食也不例外,如果立春后立刻守着清淡的食物不撒手,很可能会让我们的脾胃不适应。因为这种突然的转变,谁也受不了,更甭说脾胃了。
所以,从大寒开始,我们就应该选择一些清淡的食物,让膏粱厚味与清淡食物一块吃,以使脾胃慢慢适应。从中医角度说,过了冬至,阳气开始生发,不妨多吃一点滋阴润燥、疏通气机的食物。
《灵枢?本神》曰:"智者之养神也,必顺四时而适寒暑,和喜怒而安居处,节阴阳而调刚柔,如是僻邪不至,长生久视。"《吕氏春秋?尽数》提到:"天生阴阳寒暑燥湿,四时之化,万物之变,莫不为利,莫不为害。圣人察阴阳之宜,辨万物之利,以便生,故精神安乎形,而寿长焉。"就是说,顺应自然规律并非被动地适应,而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,不能盲目效仿,而要根据当时的环境以及自身条件来决定饮食。如高血压患者不应多吃肥肉,就不能为了御寒,不顾自身健康而使劲吃肉,这是不正确的。
在大寒时节,怎么吃才健康呢?荤素搭配才是健康之道,既吃一些高蛋白食物(如羊肉、牛肉等),还要注意摄入一些蔬菜(如萝卜、白菜等),让饮食慢慢向清淡过度。这样不仅可以为春天的清淡饮食打好基础,又为冬天的养生做好扫尾工作。
那么在大寒的时候,我们该怎么吃呢?
俗话说,大寒小寒,吃饺子过年。大寒时吃饺子也是荤素搭配的好方法。我们知道,饺子里既有肉馅,又有蔬菜,馅里既不全是高脂肪的肉类,又不是没有油水的蔬菜,正符合此时饮食。平时吃点白萝卜和白菜也很不错。生萝卜味辛性寒,熟萝卜味甘性微凉,有"小人参"之美称。在菜肴比较丰盛的情况下,可以做一个白菜萝卜香菜汤,以消除体内过多的油脂。
冬季常吃热量高或者滋补的食物来御寒保暖,很容易补过了头,偏寒性的白菜正好帮助疏散、平衡体内的热。尤其适合燥热体质、喉咙痛的人。吃火锅时,别忘了尽可能多加点白菜,以消解火锅的燥热之气。
但要特别提醒,过敏或虚寒体质者,不适合大量吃生冷的白菜和泡菜等,可以加点姜丝或是茴香、肉桂一块炖煮,从而中和白菜的寒性。
夏病冬治,让您悄然无斑
对于女人来说,脸面问题很重要,不少爱美女士常为脸上的黄褐斑而发愁。夏天,强烈的紫外线是黄褐斑的帮凶。到了冬天,黄褐斑的痕迹淡了,人们也就忘了。
黄褐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从中医角度来说,气血充足,身体就健康;如果气血不足,便预示要生病了。黄褐斑也与气血不足有关,当肾水不能上承,损伤阴血,颜面气血失和或者肝气郁积,血行不畅,血液瘀滞于脸部,就可能在脸上留下黄褐斑的踪迹。按照四时养生原则,冬季应肾,此时养肾最好,不妨吃点养肾阴的食物,以调和气血。
有时黄褐斑也可能由肝气郁结引起,中医认为,肝主怒,肝火旺盛就容易引火烧身。对于黄褐斑来说,枸杞红枣茶是不错的选择。其制作方法也很简单,一小把枸杞,三四个红枣,放入大茶杯中,用开水冲泡。如果经常发脾气,也可以往里面放一两朵菊花,理理肝气。
为什么一定要在大寒之时喝枸杞红枣茶呢?其实很简单,此时喝枸杞红枣茶能很好地补肝肾。无论是因为肝气郁结还是肾水不足引起的黄褐斑,喝枸杞红枣茶都能起到一定的疗效。
如果不喜欢喝枸杞红枣茶也没有关系,可以泡一些中药茶,平时常生气,性子急,不妨在泡茶时选择玫瑰花、苏子叶;如果经常腰膝酸软、手心发热,就来点女贞子、何首乌、枸杞,将这几种药材配在一起,每种10~20克,加入500毫升开水中泡20分钟,在一天内分2次饮用。泡不同类型的祛斑茶时,都可以加入桂枝,因为桂枝有脱色作用,能够抑制黑色素的形成。
为什么要在冬天治疗黄褐斑呢?中医认为,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。阴气盛的秋冬是阴长阳消的阶段,阴虚之人顺应这个趋势养阴,效果会比其他时候好。巧妙运用了天时之利,自然事半功倍。
不仅是黄褐斑,有不少容易在春夏发作的疾病都可以在冬天治疗,像高血压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咽炎、慢性胃炎、甲亢等都可以在冬天时好好调理一下,当春夏来临时,就可增添不少抵御病邪的能力。----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