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世界的中药-南京环境检测【南京环境网】
中药出口的困局
制药业,几乎是二十一世纪生产制造业最后的堡垒,在整个生产制造产业中,它是硕果仅存的朝阳产业之一。有数据显示,2011年上半年,我国的中药出口总额为11.11亿美金。比起国内的庞大市场规模,中药出口,仍然是“墙内开花墙内香”。历经几千年实践证实的中药,却没有获得应得的国际认同。
如果再仔细了解中药进口国的构成,就会发现,东南亚、日本等国家是最主要的中药进口国;欧美等国的进口虽然逐步回暖,但总份额仍低,而且,欧美国家的中药进口,也主要是满足当地华人的需求。中药所获得的认可,仍然局限在东方文化圈的范畴内。
中药在世界上的传播,主要是被华人移民浪潮驱动的。近百年的中国近代史,也是一部华人的移民史,中药正是跟随着移民的脚步,逐渐渗透到异域。正如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,随华人移民的脚步,逐步走向世界。虽然这种微观的、人际的传播,能够成就产品的成功,但站在产业的高度,靠念慈菴枇杷膏、红花油这样的成功个例,显然远远不够。中药与中药文化,在异国他乡虽已开枝散叶,却未开花结果。南京空气检测/南京室内空气检测/南京环境检测/南京室内环境检测/南京三废检测/南京废水检测/南京废气检测/南京作业场所检测/【南京环境网】:http://www.025hjw.com/index.asp(电话:025-83733090),并提供:溧水空气检测.溧水环境检测.高淳空气检测.高淳环境检测.
文化差异造成中药出口的障碍
中药在东方文化圈之外受冷的情况,确实和文化差异分不开。身处稻米文化圈中的东方人,主要的食物来源是植物,对于以自然植物为主的中药材,有天然的亲近性。相反,以蛋白质为主要食物的欧美人,对于植物的苦味却有着天生的戒备,很容易联想到有毒。
这种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,是文化的根基。不同的文化,对相同的东西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,所谓“彼之参汤,此之砒霜”,就是对这种差异的鲜明描述。文化的差异,不是一日形成,当然也不是一日能够消弭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中药想要获得世界性的认可,还是任重而道远。
但文化差异是唯一的障碍吗?
从内部找问题,才能解决问题
我们再来看中国中药出口的另外一个数字,问题会更清晰地浮出水面:在2011年中国中药出口规模仅占世界中药出口总额的5%,另外的份额,基本被日、韩垄断。日韩的中药出口规模,远远超过最大的中药制造与消费国——中国。植根于中国文化的中药,核心产业地位却渐渐从中国转移到日、韩等国家。中药走出中国就不再姓“中”,这才是中药产业真正的尴尬。
如果说文化差异,日韩两国的中药与中国的中药,其文化因素是相同的。但为什么我们的出口能力却远远落后于日韩呢?将所有问题归咎于文化,这种泛文化论,其实是躲避问题。如果仅仅是文化差异,为什么早在1998年,京都念慈菴的蜜炼川贝枇杷膏就已经获得了美国FDA的进口资质呢?
这些年的国际市场情况说明,中国在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方面,已经不再拥有领先优势。
中药应该解决行业失语问题
中医的方法体系并不是以解剖学为理论依据,而是以朴素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辩证施治体系。中医的基本术语,像阴阳五行、经脉虚实等,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,已经很难理解,对于东方文化环境之外的西方人,更是不啻天书。就连我们最常说的“上火”,对于外国人来说,往往完全摸不着头脑;就算对于中国人来说,又有几个人能说明白到底什么是“上火”?
在三氧化二砷(砒霜)治疗白血病的研究取得突破性成就之后,卫生部部长陈竺就曾提出,希望探索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语言,来描述中医药传统理论的内涵。
念慈菴与香港中文大学的合作项目,就对蜜炼川贝枇杷膏配方,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,力求能够明确药物的有效成分、描述药物对人体的复杂影响。以“知其然,知其所以然”的沟通,文化差异不是不可扫除的障碍,欧美市场也并非铜墙铁壁。如果我们希望中药能够走向世界,那就必须用世界的语言进行沟通,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。如果抱残守缺,一味抱着典籍中的术语不放,其实这等于在拒绝中药的发展。
勇于使用现代研究手段,才能做出现代中药、世界的中药
中药诞生于人类文明的早期,在人类的整体认知能力受限的条件下,从理论基础到治疗实践,必然存在相应的局限性。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,人类的科技水平已经获得充分的发展,如果中药拒绝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辅助,无异于画地为牢,固步自封。
2011年,屠呦呦女士凭青蒿素,获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的肯定,是中国医药界的一个里程碑,更为中药的发展,指出了一个方向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她就曾经说,中医药绝对是个伟大宝库,其中有待挖掘的还很多。可以用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认识中医药,加强创新,多出原创成果。
更多地用现代科技对中医药进行研究,更主动地用现代医学的语言来描述中医药,相信随着中国文化的一步步强大,中药终将走向世界。 -----------来源:新浪